台风“丹娜丝”逼近浙江 已转移重点区域人员7.1万人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8日表示,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正逼近浙江,截至北京时间当日10时,该省共转移重点区域人员7.1万人,沿海各地已停航118条客渡运航线。
中新社报道,当日7时前后,台风“丹娜丝”已在浙江温州东面150公里洋面折向西行,直奔浙江温台地区。台风强度为热带风暴级,近中心最大风力9级。
7日,浙江温州,海边掀起数米高的海浪。中新社
7日早上以来,浙江东南沿海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单站最大温岭市高桥小学312.9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级别,实测极大风路桥区白果站29.6米/秒(11级,强热带风暴级),该省有19个区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截至8日10时,该省共转移海上养殖及渔船人员和小流域山洪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风险区、危旧房等重点区域人员7.1万人,其中温台地区有6.4万人,目前丽水等地正在加大转移力度。
同时,浙江沿海各地落实“应停尽停”的要求,已停航118条客渡运航线,停业577艘休闲渔船;陆上列车已停运372列,关闭68家A级旅游景区和70个高风险旅游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丹娜丝”的路径罕见,由之前的北上转为西行,走出一个“之字形”,受其影响,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等地将有持续性降雨。
北京“中国天气网”报道,台风“丹娜丝”为何走出“Z”字型?专家解释,台风出现大拐弯和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变化有关。在它生成的初始阶段,“丹娜丝”的路径主要受到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西风引导为主,路径呈现西北行。可一旦副热带高压距离台风较远,事情就复杂了。冷空气、季风、大陆高压等因素会影响台风路径,若再加之热带气旋影响,台风的路径就会出现更多变化。
虽然“丹娜丝”的“Z”字型路径虽然比较少见,但此前也有不少奇特的台风路径。例如1986年的“韦恩”、1991年的“纳德”以及2001年的“百合”。
其中,“韦恩”的路径错综复杂,甚至可以拆成3个圆圈和1个数字“8”。更奇特的是,“韦恩”曾一度在热带洋面上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其后再次“死而复生”发展为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