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新闻

A股总市值站上100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A股收官,市场震荡上涨,总市值站上10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创历史新高。尽管受到海内外多重因素的冲击,但上半年A股仍走得步履稳健。在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三大股指集体收涨。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在弱美元趋势、资本市场政策支持和流动性环境整体改善的推动下,A股市场有望震荡上行。


 深交所资料图。新华社

中新社报道,截至6月30日,上证指数报3444点,涨幅为0.59%;深证成指报10465点,涨幅为0.83%;创业板指报2153点,涨1.35%。上半年三大股指均累计收涨,其中沪指累计涨2.76%。

回顾上半年的表现,A股总体呈“N型”走势。在中国国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林荣雄看来,A股上半年韧性较强,其核心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信号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各领域涌现出许多“DeepSeek时刻”,除了年初人工智能领域,4月份军工科技和5月份创新药领域也迎来了“DeepSeek时刻”,相关产品国际认可度明显提升,投资者信心得到明显提升。

渤海证券分析师宋亦威则强调了政策对市场的助力。以流动性为例,宋亦威表示,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官方“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指引下,A股市场维持了交投的稳定。此外,随着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和类“平准基金”发力等举措陆续出台,A股流动性环境有所改善,市场信心亦有所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指数稳健运行的基础上,上半年A股结构上亦亮点频现。就行业板块而言,根据金融数据服务商东方财富的统计,上半年,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板块凭借44.46%的涨幅领涨A股所有行业板块,通用设备、美容护理等行业板块亦表现亮眼。医美领域的重组蛋白概念板块则以47.56%的涨幅领涨A股所有概念板块,人形机器人、数字货币、宠物经济等概念板块亦涨幅居前。

展望未来,平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魏伟表示,上半年,中国资产受益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基本面确定性,配置价值持续提升。展望未来,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或将继续发酵,但从传导机制来看,预计外部因素对A股市场影响有限,美国关税政策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或对A股构成短期扰动,但弱美元的趋势中长期有助于推升包括中国资产在内的新兴市场资产估值。此外,考虑到中国经济基本面韧性好、企业盈利逐步修复,中国资产配置价值有望继续提升。

华泰证券分析师何康表示,中国资产重估的叙事仍在演绎,上半年存在三点积极变化:DeepSeek出圈使全球投资者重估中国创新能力;中国房地产周期调整压力最大阶段或已过去,一线城市房价已有企稳迹象;中国官方政策周期积极转向,供需错配等问题获得积极应对。2025年下半年,前述三点积极变化有望延续,人民币或对美元升值,中国资产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的第二阶段。

另据深圳《证券时报》报道,今年上半年IPO受理加速推进,呈现逐月递增态势。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77家企业A股IPO获受理,较去年同期增加145家,同比增幅约4.5倍。从板块分布看,北交所成为受理“主力军”,共计115家企业获受理。

值得关注的是,6月成为IPO受理“爆发月”,单月受理量达150家,占上半年总量的85%,其中仅6月30日一天内,A股就有41家IPO获受理。

有投行人士认为,一方面因IPO财务数据有效期为6个月,所以6月为IPO传统申报高峰;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监管频频发声,提高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IPO市场迎来新的政策周期。

据报道,从沪深两市的IPO新受理情况来看,科创板与创业板仍是科技创新企业的首选地。科创板进一步增强包容性,积极拥抱未盈利企业。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