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种群数量突破8500头 江苏盐城全球直播“鹿王争霸”
麋鹿争霸。中新网
进入晴雨交替的梅雨季节,黄海湿地滩涂正在上演一年一度的鹿王争霸赛。北京时间28日17时,伴随浩荡的黄海潮声,2025鹿王争霸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举办,全球观众通过数十个平台共同见证湿地王者“加冕礼”。这场持续90分钟的直播中,全面呈现了保护区麋鹿种群从39头到8502头的复兴之路。
综合中新网报道,麋鹿种群遵循“优胜劣汰”自然法则,通过角斗确保优质基因传承。每年5月下旬进入发情期,雄鹿通过顶草装饰、打斗、抹泥巴等行为展现优势,其中,雄鹿一对一角斗是竞争“鹿王”的核心环节,最终获胜者拥有唯一交配权。
本次直播将不仅呈现野生麋鹿种群争夺“王位”的自然奇观,更向世界展示盐城历时39年创造的生态保护标杆成果——麋鹿种群从1986年回归时的39头,壮大至如今的8502头,其中野生种群达3500余头,成为全球最大的麋鹿基因库。
1986年8月,39头麋鹿从英国回归故土盐城大丰。保护区科研人员回忆:“当时滩涂设施简陋,冬季需破冰取水,夏季要彻夜驱蚊防病,每头鹿都需单独建立健康档案。”
通过系统性实施人工繁育、疫病防控和栖息地生态修复,盐城探索出“人工扩群-行为重引入-野生种群恢复”三级保护模式。至2025年,保护区麋鹿总量达8502头,较回归时增长218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誉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成功典范”。
“真正的保护是让它们回归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王立波介绍。自1998年首次野化放归,盐城已成功实施6次科学放归行动。红外监测数据显示,野生麋鹿已在滨海湿地建立起稳定社群结构:能精准利用潮汐规律觅食,在暴雨中集体迁徙,幼崽自然存活率达87%。目前野生种群数量占全球总量90%以上,标志着盐城湿地生态系统实现历史性修复。
本次直播运用180倍长焦镜头与5G+卫星双链路传输,实时捕捉距观测点3.2公里的鹿王争霸场景。当新鹿王以决定性冲撞胜出时,中国科学院蒋志刚教授解读称:“这种自然选择机制保障了种群优质基因延续。”
直播开启了跨国保护叙事:英国伦敦郎利特野生动物园作为当年39头麋鹿的起程地,向盐城大丰麋鹿发去祝福。镜头同步切入中国四处麋鹿保护区实况——内蒙古大青山的鹿群穿越晨雾中的白桦林,湖南东洞庭湖的麋鹿种群在芦苇丛中嬉戏,宁夏青铜峡的幼鹿跟随母鹿学习渡河,天津七里海的成年雄鹿守护新生幼崽。这些画面印证了盐城累计输出440多头麋鹿的迁地保护成果。
当日19时30分,盐城奥体中心上演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关键战。盐城“麋鹿军团”队员身披鹿角徽章出战,3万观众齐声助威。“湿地野性与体育激情在此刻共鸣。”现场解说员表示。当终场哨响时,盐城“麋鹿军团”以2:0战胜对手,引发全场欢呼。
从39头“游子”归乡到8502头种群复兴,从围栏保护到荒野重生,盐城用39年坚守书写了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样本”。这个夏天,黄海滩涂的鹿鸣声与城市赛场的呐喊声,共同奏响盐城“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壮美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