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新闻

跨国车企深化在华布局 将中国市场升级为“创新源头”


一汽丰田位于天津开发区的全新智能工厂。新华社

面对中国市场引领电动化、智能化浪潮,跨国车企正在从“总部主导研发”转向“中国先行”模式的转型,将中国市场从“执行末端”升级为“创新源头”。

紧密贴近中国供应链

新华社报道,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6月28日正式在中国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启业务。销售公司新址与一汽丰田总部的距离大幅缩短至10分钟车程。

这家销售公司2003年成立于北京,由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合资设立。业界认为,销售公司此次迁至天津,主要为推进在华销售体系合理化,提高生产、研发、销售三端的协同效率。

近年来,为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跨国车企迁址的举措并不少见。这折射出他们对华市场态度变化——紧密贴近中国供应链,加速本地研发创新。

2022年,一汽奥迪营销板块从北京搬至浙江杭州。当时一汽奥迪方面也表示,此举是配合总部落地杭州,通过将营销板块迁移至新的总部所在地,能够更好整合资源,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战略需求。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主营一汽丰田天津、长春、成都三地四个生产基地生产车型及原装进口威尔法、皇冠等车型,累计为中国市场交付近1200万辆新车。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销售公司和总部不同城,沟通成本较高,现在生产和销售紧密相连。”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是目前唯一总部落户在天津的整车企业,具备很强的产业链带动能力。2025年1-5月,一汽丰田产量同比增长1.9%,占天津整车产量的56.2%;产值同比增长6.5%,占天津整车产值的65.1%。

注重本土化创新

迁址过程也反映出跨国车企另一个心态:在产品研发和设计中更注重本土化创新,以跟上中国市场步伐。

前不久召开的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上海)论坛上,不少跨国企业透露,他们正经历从“总部主导研发”转向“中国先行”模式的转型。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执行副总裁冷炎表示,中国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应用走在世界前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奔驰不断加强在中国的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投入。

过去10年,梅赛德斯-奔驰与合作伙伴共同在中国投资超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电动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面对这一趋势,梅赛德斯-奔驰方面表示,将持续进行研发投入。

北京《中国经营报》报道,“近5年来,我们在中国国内研发总投资超过105亿元。2001年,我们在北京启用了新建的中国研发技术中心,配备先进的电驱、电池、NVH实验室,研发领域覆盖前沿设计、电动出行、整车测试等。2022年,我们在上海成立了梅赛德斯-奔驰上海研发中心,该中心聚焦智能互联、自动驾驶、软件及硬件开发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冷炎介绍。

新华社报道,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鼓励在华跨国企业深化本地研发、生态融合,推动“在中国、为世界”的战略转型。

“中国汽车产业已不仅是全球制造的重要力量,更是未来全球汽车合作格局重塑的重要推动者。”他说。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已初步实现“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聚集效应。天津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正推动多家关联企业进行洽谈,持续壮大区域汽车产业生态圈。

为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以中国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现地研发加速产品迭代与本土化进程,为销售一线提供有力支持。

北京《中国经营报》报道,法国标致雪铁龙前研发工程师、浅觉深知咨询公司创始人陆盛赟在受访时表示:“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正进入一个关键的战略转型期,其核心挑战在于适应由中国市场和中国车企引领的电动化、智能化变革速度。过去,跨国车企普遍采用‘总部主导,中国市场本土化执行’的模式。经过几年发展,跨国车企发现,中国本土车企的创新和市场反应速度远超预期,跨国车企正积极加速本土化创新,以跟上中国市场步伐。”

一家美系车企负责人指出:“在竞争加剧及电动化、智能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在生态系统、关键技术和供应链领域的地位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并拓展在华战略布局,加速向‘在中国,为世界’的战略方向转变。”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