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国新闻

“机超”来了!中国首场机器人足球赛北京举行

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内,身着各色队服的人形机器人奔跑在绿茵场上,带球、“过人”、射门……作为中国首场机器人足球3V3AI(人工智能)赛,2025RoBoLeague机器人足球联赛(下称“机超”)总决赛28日在北京打响。

28日,2025RoBoLeague机器人足球联赛总决赛在北京打响。图为清华大学火神队对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laze光炽队。中新社

中新社报道,经过前期激烈角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laze光炽队、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Power智能队、清华大学火神队、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四支战队,晋级此次总决赛。

伴随哨声响起,机器人开展进攻与防守的对抗,不时为了争球进行冲撞。每一次进球与比分的数字跳动,全场总会响起观众喝彩声与掌声。场外工作人员手持担架,将倒地的机器人抬出,减少比赛中断。

经过三个小时的比赛,火神队夺得冠军。这支成立21年的战队,在今年3月举行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德国公开赛类人组成人尺寸组别的决赛中获胜。

“为让机器人自主踢球,我们通过算法设计,推动图像识别提取球与球门等位置信息,决策算法选择合适动作,运动控制系统向关节发出指令。”火神队队长王与时表示,该队借鉴人类团队配合经验,确定不同机器人负责吸引、防守、接应与射门。

北京《新京报》报道,继此前大热的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后,机器人拳击赛、机器人足球赛相继拉开战幕。机器人开展不同的体育比赛有何难点和不同?大赛组委会执行主任、加速进化公司创始人程昊表示,无论是机器人马拉松,还是拳击赛、足球赛,都有共通性,这就是机器人需要对抗,从而体现出机器人本体的可靠性。

三种比赛也有不同之处,“机器人足球赛是多机对抗,拳击赛是单机对抗。而且,本次足球赛不是‘遥控赛’,而是让机器人依靠AI算法自主完成足球赛。”程昊表示,通过足球赛可以让大家看到机器人已经能稳健行动。此外,各队的工程师还需要有较强的感知角色开发能力,让机器人足球队有发挥空间。

比赛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机器人更加自主、灵活,像人类运动员一样依靠自己的“大脑”完成开球、防守、进攻、起脚射门、开角球、补位、摔倒爬起等一系列动作,让这场比赛更像一场真正的人形机器人运动项目的比拼。

比赛过程也比较流畅,无论是球员犯规,还是罚球、点球、开球等,都没有太多“卡顿”。对此,RoBoLeague机器人足球联赛赛事负责人窦静表示,实现这一观赛目标是赛事保障的最大挑战之一,“要保证比赛的连贯性,现场就要尽量减少判罚。减少判罚的前提有三道门槛——机器人具备自主避障的能力,实现自主决策、自主站立,这些关键节点都为比赛的流畅性、激烈性提供前提条件。”

中新社报道,人形机器人在快步走向公众视野的同时,仍面临技术、成本等挑战。

“如同自动驾驶从封闭测试到开放道路的演进,机器人需经历从简单场景到复杂环境的迭代,最终走进工厂与家庭。”程昊提到,足球运动是验证AI自主能力的典型场景,人形机器人需在动态对抗中实时处理移动目标、队友与对手等信息,完成传球或射门等决策。

对于机器人行业的未来,王与时充满信心。他期待未来通过端到端学习,根据图片信息直接生成运动指令,让机器人表现得更像人类。同时,强化多机器人协同训练,为场景应用铺路。

据了解,机超是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首场测试赛。即将于8月在北京举行的这场运动会,已吸引逾50支赛队报名,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百花齐放”,赋能千行百业。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